如何對帶漆膜PC回收料增韌改性?
????????塑料制件表面噴漆處理可得到靚麗外觀,同時可起到保護、防護作用,在家電和電工電子等領域已廣泛應用。
????????噴漆工藝流程為:噴底漆+烘烤→噴面漆+烘烤+UV固化。底涂賦予顏色、光澤,掩飾產品表面缺陷,UV面涂主要用來提升漆膜的光澤度、豐滿度,增加表面硬度及爽滑性。
????????但隨著電子電器產品的廣泛應用,電器PC回收料也日益增多,針對PC沖擊性能較差,易應力開裂的缺點,公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邵景昌、王怡博等對帶有漆膜的PC零部件回收料進行了增韌,并研究了底漆漆膜、面漆漆膜對回收料的影響。
????????漆膜的噴涂形式及組分
????????設計聚碳酸酯 (PC) 零部件正反兩面分別只噴涂底漆或面漆以及一層底漆漆膜、一層面漆漆膜。涂裝后的零部件經破碎機破碎后在雙螺桿擠出機上進行熔融造粒,進行對比。
????????底漆主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,另有少部分著色用金屬粉。面漆主成分為熱固性丙烯酸樹脂。
????????底漆和面漆及噴涂形式對回收料性能影響
????????底漆中的脆性PMMA與PC相容性較弱,外加漆膜中無機金屬粉的影響,使回收料力學性能出現下降;以熱固性丙烯酸樹脂為主的面漆不熔不溶,以雜質形式分散在PC中,導致回收料力學性能急劇下降。但回收料的可燃指數都沒有受到漆膜的影響。
????????采用的增韌劑和相容劑是什么?
????????甲基丙烯酸甲酯–丁二烯–苯乙烯塑料(MBS)是“核–殼”結構,殼是與PMMA相容性良好的MMA,且MBS與PC也具有一定的界面相互作用,故采用MBS做增韌劑。
????????增容劑馬來酸酐接枝苯乙烯–丙烯腈共聚物(SAN-g-MAH)是經環狀馬來酸酐接枝的化合物,與PC,MBS均具有一定的相容性,以提高組分間相容性。
????????增韌后的效果如何?
????????當MBS添加量達8%時,可燃性指數出現不合格。在MBS極限添加量6%基礎上,添加2%增容劑SAN-g-MAH(下表中6+2所示)可進一步提升回收料的綜合力學性能,且可保證可燃性指數合格。
????????右上圖為添加6% MBS和2% SAN-g-MAH改性回收料的斷面顯微形貌,斷面十分均勻,出現了小而密的孔洞,形成了較為均一的互穿互鎖網狀“海綿”相疇體系。進一步提升了MBS增韌效果,回收料力學性能得到明顯提升。